案例提要
夫妻想跨省转让停车位,却困在异地无法到场;当双方父母心急如焚来公证处求助——一场跨越千里的“云公证”接力就此展开。北疆公证处同德业务部公证员韩静通过“线上委托+线下协议”相结合人的方式,让停车位使用权转让在24小时内顺利完成,既解决了当事人的燃眉之急,更用法律为这笔特殊交易上了双保险。
案例详情
李大爷和王阿姨急匆匆走进呼和浩特市北疆公证处同德业务部。李大爷的儿子小李在深圳工作,想把老家呼和浩特的停车位转让给远在杭州的朋友小张。不巧的是,小李夫妻和小张都因工作原因无法亲自到场办理。更棘手的是,停车位不仅涉及使用权转让,还关联着原车位租赁合同的权利义务转移,情况十分复杂。
公证员韩静了解情况后,立刻制定“线上+线下”的解决方案:首先,通过公证处的远程视频办证系统,分别与身处深圳的小李夫妻、杭州的小张进行视频连线。在视频中,公证员韩静严格核实身份信息,确认委托意愿真实,并在线完成委托公证。拿到公证书后,李大爷和王阿姨作为受托人,在公证处现场与小张的母亲签订了《停车位使用权及合同权利义务转让协议》。公证员对协议条款逐一审查,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,最终出具公证书,从咨询到出证,整个过程仅用了1天时间。
问题详解
为什么不能直接由父母代签协议?
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涉及财产权利转让的重大民事行为,原则上需当事人亲自实施。除非有合法有效的委托手续,否则代签行为可
能被认定无效。公证员通过办理委托公证,确保了父母代签的合法性。
线上公证如何保证当事人身份真实?
公证员采用“三重核验”机制:一是通过公安系统联网核查身份证信息;二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活体检测;三是在视频中询问当事人个人信息、交易背景等细节问题,确保本人真实意愿。
停车位合同转让为什么要公证?
停车位使用权转让涉及物权变动,原租赁合同的权利义务转移更需要明确约定。公证不仅能审查合同条款的合法性,还能赋予协议更强的法律效力。一旦发生纠纷,公证书可直接作为证据使用,大大降低维权成本。
公证员解析
1. 法律依据:依据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六十一条、第一百六十五条关于委托代理的规定,以及第二百二十四条关于动产物权变动的规定,公证员严格审查委托手续和转让协议,确保交易合法合规。
2. 创新服务:采用“线上委托+线下协议”的组合模式,既突破地域限制,又保证关键环节当面确认,实现了效率与安全的平衡。
3. 风险防控:重点审查停车位权属证明、原租赁合同条款,明确转让后双方的权利义务,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纠纷。
公证的作用
1. 便民利民:远程视频公证让当事人无需长途奔波,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。
2. 法律效力:公证后的转让协议具有更强的证据效力和公信力,为交易提供可靠保障。
3. 风险预防:通过专业审查,提前发现并解决合同漏洞,有效预防潜在纠纷。
结论
这场跨越千里的“云公证”,不仅是一次高效的法律服务实践,更是公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。在“互联网+公证”的新模式下,公证服务正以更灵活、更便捷的方式,守护着每一笔交易的安全,保障着群众的合法权益。
来源:本处同德业务部 公证员韩静
内容整理:吴书婷
微信
抖音
顶部